新型工业化是河南化工产业发展必由之路

Publication Time:2023-12-22
|
Source:www.ccin.com.cn
|
Views:217

  作为人口众多、农业占比较重的传统经济大省,河南在中国式现代化中肩负着“奋勇争先、更加出彩”的历史使命,要在巨大人口规模基础上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高水平现代化,走新型工业化之路十分关键。

  诚然,一个时期以来,有些工业界人士和部分学者常常谈“化”色变,对化学工业在河南的既有优势以及现阶段工业化进程中的地位作用有认识偏差。他们或过多地受尚未形成产业化规模的高技术、高收益行业的诱惑,或痴迷于寻租性招商引资活动,或没有把握好节能减排力度节奏,过早排斥、排挤出了尚有一定优势的传统支柱产业。

  对此,笔者认为,与其谈“化”色变,不如把握趋势,探索走化工产业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推进河南化学工业高质量发展。

  新型工业化是推进转型升级、发挥化工产业战略支撑作用的必然选择。纵观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体的发展历程,持续保持一定比重的制造业,努力提升其创新能力和质量效能,是确保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成功迈入发达经济体的必经之路。

  综合各方面情况,河南经济发展面临巨大的区域竞争压力,与周边其他几个经济发达省份相比,其制造业的支撑力量也相对偏弱。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局面,直接的原因就是:一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长尚需时日;另一方面,出于认知和把控方面的原因,一些重要工业门类的体量下降、增量趋缓,尚未“立”即谈“破”,导致原有的优势产业提质发展不足。

  河南有着良好的资源禀赋,地理位置承东启西、连南贯北。东面接近需要大宗化工基础原材料的沿海地区,西面联通能源资源富集的西部省份,是全国发展石化原材料产业组合优势最大的地区之一。经过多年的积累,石化产业支撑全省发展的地位作用依然突出,“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更为河南化工高质量发展插上了翅膀。根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的统计,河南石油化工产业总量多年保持万亿元以上规模,居全国第6~7位,在全省也仅次于机械装备产业而居第二位。所以,应对河南化工产业发展保持清醒认识,不要因一些困难或不利因素而失去信心。

  新型工业化是捕捉战略机遇、实现进阶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到来,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推动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协同发展,持续发挥数字经济和绿色经济的赋能、引领、撬动作用,努力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这也为化学工业创新发展带来了诸多新机遇。

  目前,河南省正在围绕新型材料、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先进装备、现代食品、现代轻纺、现代医药等7个领域加快培育28个重点产业链,持续强化科技创新硬实力,努力推进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前沿化方向延伸,从而为化学工业的提质、增量、扩容、转型提供了新动力、带来了新机遇,以及许多可以借鉴利用的技术和手段,有利于赋能化工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和绿色发展。目前在河南,一些长期没有破解的关键共性技术,如数字中试放大模拟技术等正酝酿突破,促进了微反应、过程强化等新技术应用;创造了电子化学品等许多新产品供给,丰富了产业链、供应链拓展的机会;带动了化工园区的数字化、智能化和绿色发展进程。

  新型工业化为河南化工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区域协同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两个大循环”战略提出以来,沿海地区“两头在外”和内地为沿海地区的国际化商品生产提供原材料供给的格局基本没有变化。而“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和互联网技术的普及,正在改变河南这样内陆经济大省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

  基于此,河南化学工业必须持续深化对外开放,在关注产业技术前沿的同时,积极利用中原地区经济枢纽的天然优势,加强与山东、山西、河北等毗邻省份的区域合作,形成“山河四省”的产业联动,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融合中努力增加高技术产业和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提升产品经济性。从促进“双碳”战略目标实现的角度看,这也是一项非常有价值的举措。由于大多数化工产品的生产和消纳都有一定的地域半径,而单个企业和园区,即使竭尽全力推进产业链拓展和循环利用,也会因为范围不经济或者要素保障、环境容量约束和供应链方面的卡顿而受到束缚。所以,化工领域的“零碳”模式往往不是一个企业、一个园区甚至一个省份可以实现的,需要更大尺度的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创新链关联才行,跨地域甚至跨省份的协同发展非常必要,“山河经济”概念的提出和推进,恰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很好的途径。


津挚官网

津挚官网

津挚公众号

津挚公众号